广西民族大学
关于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
民大[2012]38号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性考核。为加强对普通全日制本科生(以下简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管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特作如下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门必修实践课,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审定的依据。本科学生都应撰写。
二、各学院应组织学生有计划地选题,做好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工作。选题一般应在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范围内,由有关教研室拟题,学院组织学生选题;学生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拟论文题目。
三、各学院应按《广西民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规范》的时间安排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稿,不得拖延交稿。
四、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符合规定的基本规范。不符合基本规范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得评定成绩。
五、各学院应指派教师担任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原则上本学院讲师以上(或相当中级职称人员)的教师方可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本学院教师人力不足时,经过协商,也可聘请校内有关教师、研究人员担任指导。
六、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和指导学生确定选题,提供参考资料线索,指导科学研究的方法;审
查论文提纲;对论文初稿进行质疑或提出修改意见;详阅论文,提出评语及初步评分。
七、根据学生撰写论文(设计)的需要,学校图书馆、资料室应提供图书资料。理科学生撰写论文时,应尽量利用现有器材设备,确需增添少量器材设备时,应提前向教务处、设备实验管理处申报购置计划。
八、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审阅成绩(60%)和答辩成绩(40%)两部分组成,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具体评定办法根据《广西民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与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的要求进行。
九、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者,按一门主要课程不及格对待。
十、学校组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对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作者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具体办法按照《广西民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与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拟参加答辩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检,对学院推荐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具体办法按照《广西民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及评语记入学生成绩单,载入学生档案。
十三、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工作结束后,各学院要以专业班级为单位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一览表》,一份报教务处学籍管理科,一份装入论文资料袋,一份学院存档。学院要认真进行质量分析,以专业班级为单位填写《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分析报告》,一份报教务处学籍管理科,一份装入论文资料袋,一份学院存档。
十四、毕业论文(设计)由专业所在学院保存,资料包括两部分:一是文本部分:封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目录、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二是电子文档部分: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及相关附件的电子文档,电子文档保存的目录结构依次为“届别”-“学院名”-“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及相关附件的电子文档分别存放在相应的“姓名-学号”目录下。文本部分保存期为5年,电子文档部分由专业所在学院(系)永久保存。
十五、《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集》由学校图书馆和学校档案室保存。
十六、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广西民族大学关于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民大[2006]77号)同时废止。
(2011年12月修订)
附件:广西民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规范
附件
广西民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规范
一、基本规范的内容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归档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归档装订顺序:
1.封面; 2.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3.目录;4.毕业论文(设计);5.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6.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表; 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构成
毕业论文(设计)应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
封面、题目、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三)各组成部分内容及规范
1.封面
一律采用教务处下发的统一封面。封面内容均须打印,论文题目为小二宋体加粗;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等为三号宋体加粗,日期为小四号宋体。
2.页面设置
页边距:左边距2.5cm,右边距2cm,上下边距分别为2cm,左线装订。
3.题目
(1)题目应该能够精练、明确、准确地直接概括描述该项科学研究实践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所概括的问题范围应和科学实践所覆盖的范围相一致。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字。允许使用副标题,正标题与副标题之间可用冒号(:)或破折号(——)隔开。
(2)格式要求:论文(设计)题目用三号黑体。
4.摘要及关键词
(1)在毕业论文(设计)主体之前,用200~300字扼要介绍本论文(设计)的内容、采用的方法和得到的主要结果。论文(设计)摘要本身应该是一个对科学实践内容、方法和结果的完整的概括说明,提要中不应引用正文中的结果,也不应有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出现,一般不应有第一人称的语句出现,但特殊语种的英文摘要可以用第一人称,例如英文毕业论文摘要。
(2)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学位论文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另行列于内容提要之后。
(3)中文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应该翻译成英文,供读者参考。
(4)格式要求:
①论文题目可分为1~2行居中打印,使用黑体加粗,三号字。
②论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使用黑体加粗,小三号字。
③“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使用宋体,四号字,行距20磅。段落按照“首行缩进”“2字符”的格式,每段开头空二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④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 “关键词:”三个字,使用黑体加粗,小三号字。
⑤关键词为3~5个,使用宋体,四号字,每一关键词之间空一格,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5.目录
(1)目录作为论文的提纲,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引言(或前言),章、条、款、参考文献、附录等序号。
(2)文科类格式要求:“目录”二字居中打印,使用黑体加粗,三号字;目录下空两行为四级标题及其开始页码。分别使用字体如下:
一 ………………………1(黑体加粗,小三号字)
(一)……………………2(黑体加粗,四号字)
1.………………3(黑体加粗,小四号字)
(1)………………4(黑体加粗,五号字)
(3)理科类格式要求: “目录”二字居中打印,使用黑体加粗,三号字;目录下空两行为章、条、款及其开始页码。分别使用字体如下:
1(章的标题)XXXX………………………1(黑体加粗,小三号字)
1.1(条的标题)XXXX……………………2(黑体加粗,四号字)
1.1.1(款的标题)XXXX………………3(黑体加粗,小四号字)
6.论文(设计)正文
(1)正文(中文不能少于8000字,外文不能少于3000词)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和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的撰写内容不作统一规定。但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或数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正文应达到观点正确,结构完整、合乎逻辑、符合学术规范,无重大疏漏或明显的片面性。
(2)格式要求:
①正文标题:
文科类正文各部分的标题应简明扼要,不使用标点符号。论文内文各大部分的标题用一级标题:为“一、二……”,二级标题为“(一)、(二)……”,三级标题用“1、2……”,四级标题用“(1)、(2)……”。不再使用五级以下标题。
理工科类格式为“1”章的标题;“1.1”条的标题;“1.1.1” 款的标题;“1.1.1.1”项的标题;每个标题的序号和标题内容之间空一格;每章首页另起一页打印;论文标题内容应大致对称,不宜太长。
②正文: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数字和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标准字间距,20磅行距,段落前空2字符,段前段后各一行间距,标点符号占一格。字数不少于8000字。
③图、表、公式:文中的图、表、公式应分章依序编号,并与上下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在图的使用方面,图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正文表述重复;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一致;图应有编号和图题,如“图2.1测评指标等级标示图.”,其中,“2”表示第二章,“1”表示第二章的第一个图;编号后空一格打印图题。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使用楷体,小四号字;若图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应置于图下方的靠左位置,附注下居中为图的编号和图题,使用楷体,五号字。图片来源说明的位置、格式同附注。表的使用方面,表要具有自明性,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表应有编号和表题,如“表2.1测评指标等级标示图.”,其中,“2”表示第二章,“1”表示第二章的第一个表;编号后空一格打印表题。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使用楷体,小四号字;若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应置于整个表下方的靠左位置,使用楷体,五号字。公式的使用方面,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楷体,小四号字,其间不加虚线。如:“(2.1)” ,其中,“2”表示第二章,“1”表示第二章的第一个公式;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等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7.注释
(1)另起一页,“注释”两字,小三号黑体,居中打印。
(2)注释采用脚注。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标识,脚注每页按先后顺序单独编号,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③……),在当页地脚注释,小五号宋体。
(3)正引文注释方式的顺序为作者和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引文所在页码,各项之间用逗号隔开。例如: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301页。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也必须标注页码。
8.参考文献
(1)另起一页,“参考文献”四字,小三号黑体,居中打印。
(2)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等表示序号。
(3)参考文献正文:五号字、仿宋体。
(4)著录格式:
① 著作:[序号]作者1,作者2.译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举例: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② 期刊:[序号]作者1,作者2.译者.文章题目[J].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举例: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③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论文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举例: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④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举例: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⑤⑥⑦⑧
注:文献中的作者数量低于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其后加“等”字即可;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9.致谢
(1)另起一页,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真诚客观,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2)格式要求:
“致谢”居中打印,使用黑体加粗,小三号字;致谢内容格式同正文,宋体小四号字。
10.附录
(1)主要列入公式推导;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以备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使用的主要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
(2)格式要求:
附录段置于参考文献表之后,“附录”居中打印,使用黑体加粗,小三号字;若有多个附录,则依次排序为“附录1、附录2……”;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附录中的插图、表格、公式、参考文献等的序号与正文分开,另行编制,如编为“图一”、“图二”;“表一”、“表二”;“式(一)”、“式(二)”;等。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1.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的10月底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2.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的12月中旬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填写;
3.第四学年第二学期3月中旬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定稿;
4.第四学年第二学期4月中旬,各学院组织答辩小组进行答辩;
5.第四学年第二学期5月上旬,各学院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归档工作;
6.第四学年第二学期5月中旬,各学院推荐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三、打印及装订要求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全部内容一律采用计算机编辑。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封面统一使用180克皮纹纸打印,其他内容统一使用80克的A4纸(210×297mm)单面打印。论文在打印时,纸张四周留足空白边缘,每页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分别留边20mm。
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文科)
学院: 年级: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项目 |
优秀 (100-90分) |
良好 (89-80分) |
中等 (79-70分) |
及格 (69-60分) |
不及格 (<60分) |
最高分 |
评分 |
论文选题x1 |
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选题角度新颖,富于创造性,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意义。 |
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意义。 |
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 |
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但理论水平和应用性较差 |
选题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选题无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意义。 |
100 |
|
文献资料x2 |
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文献,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和数据。论文中使用材料翔实、恰当。 |
阅读大量参考资料、文献,论文中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 |
阅读较多的参考资料文献。论文中持论有据 |
能阅读一些参考文献,论文中理论根据及客观材料有少部分欠缺 |
阅读参考资料很少,文献,论文中缺乏理论根据,客观材料空泛。 |
100 |
|
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x3 |
能在问题研究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的能力。 |
能运用专业理论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能力。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一般,但能独立完成论文 |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较差,经过努力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论文 |
缺乏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不能独立完成论文 |
100 |
|
学术水平x4 |
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学术性较强 |
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学术性 |
能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
无明显的个人见解 |
结论观点有错误 |
100 |
|
论点 与论证能力 x5 |
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创新,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翔实可靠,有说服力。 |
论点正确,论据可靠,有一定的创新、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 |
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但独立研究体现不足,论文缺乏一定的深度,材料能说明观点,面也比较宽。 |
观点基本正确,并能对观点进行一定的论述,但缺乏分析概括能力和研究能力,照搬他人的观点,拼凑的痕迹较明显。 |
基本观点有错或主要材料不能说明观点。 |
100 |
|
写作水平x6 |
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
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比较清楚,语言通顺。 |
条理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 |
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个别地方语言不通顺。 |
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 |
100 |
|
格式规范化 x7 |
论文格式符合要求,打印清晰漂亮,无错别字,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 |
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有个别错误,打印清楚,基本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 |
内容提要和正文基本符合要求,但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有问题,打印基本清楚。 |
行文基本规范,但不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 |
论文的格式不规范、打印不清晰 |
100 |
|
成绩 |
学生毕业论文总成绩 = 0.1x1+0.1x2+0.2x3+0.2x4+0.2x5+0.1x6+0.1x7 = |
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理、工科)
学院: 年级: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项目 |
优秀 (100-90分) |
良好 (89-80分) |
中等 (79-70分) |
及格 (69-60分) |
不及格 (<60分) |
最高分 |
评分 |
论文选题x1 |
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选题角度新颖,富于创造性,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意义。 |
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意义。 |
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 |
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但理论水平和应用性较差 |
选题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选题无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意义。 |
100 |
|
文献资料x2 |
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文献,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和数据。论文中使用材料翔实、恰当。 |
阅读大量参考资料、文献,论文中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 |
阅读较多的参考资料文献。论文中持论有据 |
能阅读一些参考文献,论文中理论根据及客观材料有少部分欠缺 |
阅读参考资料很少,文献,论文中缺乏理论根据,客观材料空泛。 |
100 |
|
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x3 |
能在问题研究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的能力。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
能运用专业理论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能力。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 |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一般,但能独立完成论文,实际动手能力尚可。 |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较差,经过努力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实际动手能力较弱。 |
缺乏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不能独立完成论文,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
100 |
|
研究成果与学术水平 x4 |
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分析或有创新,独到之处,技术设计路线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分析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研究成果突出,反映作者很好的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
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或有新的见解,技术设计路线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分析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研究成果比较突出,反映出作者较好的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
对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技术设计路线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分析基本准确,实验数据基本准确;研究成果有一定意义,反映作者基本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
研究能力较弱,对某些问题提不出个人见解,技术设计路线基本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分析无大错,实验数据无原则性差错,未取得什么成果,反映出作者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
技术设计路线不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实验数据不可靠,缺乏研究能力 ,未取得什么成果,反映出作者对本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不扎实。 |
100 |
|
写作水平x5 |
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
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比较清楚,语言通顺。 |
条理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 |
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个别地方语言不通顺。 |
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 |
100 |
|
格式规范化 x6 |
论文格式符合要求,打印清晰漂亮,无错别字,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 |
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有个别错误,打印清楚,基本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 |
内容提要和正文基本符合要求,但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有问题,打印基本清楚。 |
行文基本规范,但不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 |
论文的格式不规范、打印不清晰 |
100 |
|
成绩 |
学生毕业论文总成绩 = 0.1x1 + 0.1x2 + 0.2x3 + 0.3x4 + 0.2x5 + 0.1x6 = |